

一、前言
在光纜線路中,光纜接頭盒的投資不超過1%,而因接頭盒導致的線路故障率可超過70%,主要表現為接頭盒在運行一段時間后盒內光纖附加衰減增大和斷纖。對室外光纜線路,這些故障包括因盒體材料、結構設計和接續安裝工藝不良所導致的盒體提前老化、密封失效所產生的滲水、漏氣、蟻害等情況,也包括接頭盒運行后因盒內光纖的盤留狀態無序變化所導致的彎曲半徑減小產生較大附加衰減或光纖受力導致的斷纖。
光纜接頭盒是一個密閉的整體,主要包括外殼體、密封件、儲纖盤及光纖接頭。如接頭盒外殼體沒有明顯的老化、開裂等現象,上述故障均很難被及時直接發現,尤其是在接頭盒運行后盒內光纖盤留狀態發生的隨機無序變化。
而大量的運行實踐表明,即使設計合理、品質良好、接續技術工藝正確、施工裝配合規的接頭盒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光纖盤留狀態仍會或多或少地發生變化,有些還很嚴重,甚至發生通信故障。
為了盡早發現這類肉眼不可見的潛在隱患,通常由線路維護單位制定人工巡檢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打開接頭盒進行排查,以期盡早發現、及時處置。
開盒處置包括盤整光纖、有時還需要重新進行光纖融接,接頭盒打開后破壞了原來的密封性,需更換密封元件重新封裝。并不是所有的接頭盒打開后都需要重新盤整和融接,但由于只能開盒才能看到內部光纖盤留狀態,導致不少重復勞動且巡檢周期長、成本居高不下、工作強度大,但仍效率低下。
二、光纖盤留變化現象及分析
1、光纖盤留變化現象圖1是某接頭盒內中的儲纖盤及光纖盤留在安裝時和運行后的現場照片。
圖1 某接頭盒封盒前和運行后儲纖盤內光纖盤留狀態變化
圖1(a)是光纖接續后封裝到盒體時的狀態,可見光纖盤留整齊有序,光纖接續損耗和線路衰減全部符合設計要求。在3年的線路運行過程中,發現有部分纖芯的衰減增大,經OTDR檢測,懷疑衰減增大處在接頭盒附近。
當打開接頭盒發現光纖盤留狀態均有所改變,有幾根光纖已被“拉直”,如圖1(b)所示。經檢測,被拉直的幾根光纖產生了明顯的附加損耗,已接近或已經“超標”。
圖2是另兩個接頭盒運行后打開的光纖盤留狀態。